成语意思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成语出处《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成语意思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成语意思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成语意思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成语出处《后汉书·铫期传》:“明公据山河之固,拥精锐之师,以顺万人思汗之心,则天下谁人不从?”
成语意思谓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成语出处唐·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莫审涂程,汥履者计日指期,沉浮者占风定信。”
成语意思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成语意思可以数日子看到功效。谓成功极快。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9回:“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得此大帅,可计日奏功,以安社稷者也。”
成语意思指整治军事。
成语出处《尚书 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成语意思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成语意思见“见所未见”。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成语意思经: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指各方面的学问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那诗书是本等,就是经史百家,也多涉猎过的。”
成语意思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成语意思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成语出处宋 陈善《扪虱新话 右军书东坡字鲁直诗》:“若乃学退之而不至者为孙樵;学渊明而不至者为白乐天,则又所谓减师半德也耶!”
成语意思见“借交报仇”。
成语出处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成语意思犹兼收并采。
成语出处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
成语意思亦作“兼收并采”。广泛收罗采用。
成语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成语意思江山:国土;半壁:半边。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成语出处《汉书 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成语意思矫:抬举。抬头仰望。形容人很高傲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魏学洢《核舟记》:“矫首昂视。”
成语意思谓珍惜时间。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