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成语意思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长利》:“与一举则有千里之志,德不盛,义不大则不至其郊。”
成语意思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成语出处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成语意思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不得人心,极其孤立。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成语意思驹:少壮马。比喻英俊的少年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成语意思黔:贵州;技:本领。黔驴的本领。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啃,断其喉
成语意思追求名利
成语出处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成语意思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成语出处唐 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成语意思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成语意思喻臣下眷怀君上。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成语意思形容极其美好
成语出处汉·马融《长笛赋》:“穷妙极巧,旷以日月,然后成器,其音如彼。”
成语意思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
成语出处明 李贽《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成语意思见“器满则覆”。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成语意思同“举案齐眉”。
成语出处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成语意思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成语意思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成语意思在京城东门外种瓜。指隐居不当官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寨儿令·次韵》:“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
成语意思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李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成语意思亦作“器满将覆”。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
成语出处《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成语意思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