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香火:香烛,香和灯火。信神者或祭祀者点燃供奉的香烛不会断绝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总之,无论怎样,我一定还你个香火不断的对方就是了。”
成语意思惯:同“贯”。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随机应变,迎合上意,久而久之,习惯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成语意思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这么一所大花园,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
成语意思挟:倚仗。倚仗富贵权势
成语出处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一卷:“端邸挟贵倚势,盛气凌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克。”
成语意思见“销魂夺魄”。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这都是风俗奢靡,处处使人销魂荡魄。”
成语意思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成语意思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寻春》:“学富之余;才雄七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
成语意思见“嫌好道歉”。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
成语意思犹心花怒放。
成语出处清·郑燮《花间堂诗草跋》:“一旦心花怒发,便如太华峰头十丈莲矣。”
成语意思怒开: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喜悦兴奋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8回:“又怎样给碧桃母子讹诈,说得牛氏心花怒开。”
成语意思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他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
成语意思见“寻花问柳”。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
成语意思兴会:兴致;淋漓:酣畅,充盛。形容兴致很高,精神舒畅。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这父子兴会淋漓,巳牌末脱稿。”
成语意思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成语意思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成语意思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成语出处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成语意思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成语意思见“悬河注火”。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火。”
成语意思消:消除;形:显露。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成语出处清·黎庶昌《上沈相国书》:“必有消患未形,而为朝野所利赖,远人所折服者。”
成语意思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