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成语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成语意思见“潜精研思”。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成语意思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成语意思筋:筋骨;缩:紧缩;脉:血管。形容神经非常紧张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7卷:“柯陈兄弟见汪秀才意思坦然,虽觉放下了些惊恐,也还心绪不安,牵筋缩脉。”
成语意思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成语出处《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成语意思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成语出处沈从文《萧萧》:“于是萧萧轻脚轻手爬起床来,眼屎朦胧地走过床边。”
成语意思如气之逸出,泉水之流泻。比喻事情进行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成语意思拿出或丧失掉全部家产。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序》:“倾家破产,急士之穷,轻身下气,而交名胜。”
成语意思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成语意思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成语意思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成语出处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成语意思欺骗蒙蔽君主。
成语出处元 杨朝英《叨叨令 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成语意思娇:妩媚可爱。形容女性容貌极其美好
成语出处唐·徐凝《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成语意思众多人家。
成语出处孙犁《画的梦》:“千家万户的年画,给了我很多知识。”
成语意思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成语出处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成语意思趋:趋向。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田单铁笼》:“即墨近城东,不须忧恐,趋吉逃凶,仗剑当陪奉,管取平安保我宗。”
成语意思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成语意思擒获暴露的坏人,揭露隐藏着的歹徒
成语出处《续古文苑·无名氏》:“擒奸摘伏,抚弱遏强,井邑肃然。”
成语意思谓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成语出处彭芬《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仍先广行谕告,使众周知:但能弃甲投戈,决不究其既往。”
成语意思暴:豪强。指捕捉奸人,讨伐强暴。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