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成语意思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成语意思选:选择,挑选。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选贤进能,不私乎内。”
成语意思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成语意思悉心:尽心。竭尽智慧和力量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应诏言朝廷阙失》:“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
成语意思悉:全,尽;竭:用尽;虑:考虑,思考。用心思考,竭诚尽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原来那时正值天旱,太宗皇帝诏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悉心竭虑,直言得失,以凭采用。”
成语意思指小仁小义。
成语出处唐 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成语意思犹先斩后奏。
成语出处《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成语意思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成语出处宋·苏轼《水龙吟》词:“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成语意思比喻心恶貌善。
成语出处唐·元稹《有鸟》诗:“千年不死伴灵龟,枭心鹤貌何人觉。”
成语意思①指嬉戏、欢笑、愤怒、詈骂等不同的情绪表现。②谓不拘守规格,率情任意地发挥表现。③嘲弄辱骂。
成语出处①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嘻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趣而行矣。”②清·冯班《钝吟杂录·读古浅说》:“嘻笑怒骂,自是苏文病处;君子之文必庄重。”
成语意思嬉:戏乐。指由各种感情产生的不同表现。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成语意思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着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全不想他妻我妇。”
成语意思息:通“熄”,灭;彰:显扬。人死了,名声却显扬于世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德》:“故古之人,身隐而功著,形息而名彰。”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惜:爱惜;怜:怜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与怜爱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端正好·相忆》套曲:“惜香怜玉那情欢,端的是心无厌,锦帐内效鹣鹣。”
成语意思欷歔:叹气,抽咽声。叹气流泪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涕。”
成语意思虚:虚假;冷:不热情。心虚胆怯、低三下四的样子。也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
成语意思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成语出处《新唐书·韦陟传》:“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成语意思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