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运筹决胜”。
成语出处明·卢象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马到功成,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
成语意思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成语意思像蚂蚁、螽斯一般集聚。比喻集结者之众多。
成语出处《宋书 袁淑传》:“羯寇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以崩殪。”
成语意思要:通“邀”,求取。想求取宠信,反招致祸患
成语出处《明史·刘吉传》:“幸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祝文不敢奉诏。”
成语意思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
成语意思酬:向客人敬酒;酢:客人用酒回敬主人。指双方一来一往互相敬酒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说着便用那合欢杯,斟了满满一钟,他夫妻果然一酬一酢的饮干。”
成语意思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古时常以比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同“一张一弛”。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儒增》:“故张而不弛,文王不为。弛而不张,文王不行。一弛一张,文王以为当。”
成语意思泛指书信。
成语出处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成语意思犹言云窗月户。
成语出处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成语意思喻指离情别愁。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成语意思谓刻苦自励。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苦心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也尝胆也。”
成语意思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成语意思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成语意思见“颜丹鬓绿”。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钟,我能令公颜丹鬓绿而与年少争光风。”
成语意思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
成语意思同“圆首方足”。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彼非圆顶方趾、父母所生之民耶?”
成语意思犹言雨帘云栋。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昼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成语意思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成语出处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成语意思情义和恩情断绝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做儿的会做儿,做夜的会做爷,子父每无一个差迟,生各札的意断恩绝。”
成语意思义:情谊。恩:恩情。情义、恩情一概断绝。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