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头之上。”
成语意思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
成语出处《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成语意思统治者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而造成的冤狱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成语意思工于文章的老前辈。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成语意思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
成语出处元·魏初《满江红·为双溪丞相寿》词:“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成语意思妄说:胡说。缺乏知识,随意瞎说
成语出处毛泽东《“农村调查”序言》:“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成语意思形容人气度不凡。亦作“气宇轩昂”。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前撮后拥,看见他呵,是好个轩昂气宇。”
成语意思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 侯君集传》:“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成语意思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五代》:“而独称王仁裕、和凝为文章宗匠,以饶著作故。”
成语意思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成语出处《颜氏家藏尺牍·曾处士灿》:“以先生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
成语意思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成语意思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
成语出处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嵯峨,行不得也哥哥。”
成语意思雄:威武雄壮。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气缠,雄兵百万命难延。”
成语意思轩昂:气度不凡;自若:像原来的样子。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神态如同日常一样
成语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裴休》:“中有黄衣半席,轩昂自若,指诸人笑语轻脱。”
成语意思衔:含着。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成语意思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成语意思信:随意。无目的地随意行走。
成语出处宋 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成语意思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成语出处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成语意思笨拙、迟钝又粗俗质朴的乡下人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2章:“我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乡巴佬了。”
成语意思指本钱不多的小商小贩或小手工业者经营的买卖。也指办事的规模有限。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我们小本经营,如何要打短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