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受,一本作“授”。
成语意思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
成语出处巴金《家》:“进了这门,他们即发现一条羊肠小径躺在竹林中间。”
成语意思《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
成语意思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成语意思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成语意思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成语出处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成语意思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成语出处《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成语意思突然发生的祸患。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楚国苦之,群臣皆怨,咸言费无忌谗杀伍奢、白州犁而吴侵境不绝于寇,楚国群臣有一朝之患。”
成语意思玉成:成全。成全某事的恩情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4回:“那太师与驿丞对行者作礼道:‘多谢老师玉成之恩!’”
成语意思盈:通“赢”,多出。直径有一尺多的地方。比喻地方很小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成语意思婴:围绕;婴城:据城。据守城池牢固设防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备倭事略》:“迄今逾月,其势益横,州县廑廑婴城自保。”
成语意思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成语出处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成语意思见“一定不易”。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成语意思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成语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语意思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成语意思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七卷:“殊少为士人,游荡不羁。”
成语意思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成语出处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成语意思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
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成语意思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成语意思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成语出处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