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成语意思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穷:不得志;通:通达。不得志和通达都是命中注定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成语意思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我是个出水金精兽,稳情取檠天架海梁。”
成语意思擎天:支撑上天。形容本领大,能力非凡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床事犯》第一折:“陛下,你便似砍折条擎天驾海紫金梁。”
成语意思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你这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
成语意思比喻极边远之处。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成语意思穷:极;泰:骄恣;侈:奢侈。极端奢侈,尽情享受,生活荒淫腐化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年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成语意思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成语意思吞:吞掉。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1章:“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气吞河山,大旗指处,悍贼披靡。”
成语意思虹霓:彩虹。气势可以吞掉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王义丰诗》:“阮得此诗独怃然不满意,曰:‘先生气吞虹霓,今独少卑之,何也?’”
成语意思虹霓:彩虹。吐气能成为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聚兽牌》:“气吐虹霓兴宇宙,赤心忠孝保江山。”
成语意思犹气吞山河。
成语出处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
成语意思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成语意思诈取与强抢。常用以形容不择手段获取财物或权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诗:“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成语意思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没有味道。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煮一蒸钵白菜,清汤寡水,看不见一点油星子。”
成语意思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成语意思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其悲伤。
成语出处《诗经 邶风 燕燕》:“瞻泪弗及,泣涕如雨。”
成语意思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成语意思见“去泰去甚”。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