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成语意思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成语意思用暴力强拉硬拖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成语意思头大如虎,尾细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时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
成语意思竖,亦作“竖”。躺卧凌乱貌。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两个和尚反倒横躺竖卧血流满面的倒在地下丧了残生。”
成语意思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成语出处《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成语意思耳:耳状物。禾头长出牙蘖,庄稼就报废。灾年的象征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成语意思犹横拖倒拽。
成语出处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成语意思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成语意思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成语出处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成语意思荼:苦菜;茹:吃。比喻历尽辛苦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敌,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磻然,已具有足老状矣。”
成语意思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成语意思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成语意思大声哭叫。形容放声大哭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咽了这一口怨气,扯住了丈夫,哭了又哭,号天拍地的不肯放手。”
成语意思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成语意思见“黑天摸地”。
成语出处《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张漆匠黑天墨地,心下慌张道:‘不知是恁缘故,叫我到此?’”
成语意思形容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众军黑天摸地,不辨东西,只得下马受降。”
成语意思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成语出处宋·柳永《女冠子》词:“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成绪。”
成语意思形容冤枉之极。
成语出处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成语意思见“昏头昏脑”。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