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能一心以事君。
成语出处语出《书 盘庚下》:“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孔传:“用布示民必以德义,长任一心以事君。”
成语意思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成语意思谓情意诚挚深切。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成语意思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成语意思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或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车行时摇动的铿铿锵锵,就如奏细乐一般。”
成语意思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8回:“巧珍道:‘故歇客客气气算啥夏?’”
成语意思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成语意思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成语出处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成语意思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成语意思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成语意思形容高低不平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但是他又要十分小心地望着路面,避开哪怕是极小、极小的坑坑坎坎,以免胡柳受到哪怕是很轻、很轻的颠顿。”
成语意思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成语出处《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成语意思慷慨:意气昂扬。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明 朱鼎《玉镜台记 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成语意思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成语意思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埋玉》:“娘娘既慷慨捐生,望万岁爷以社稷为重,勉强割恩罢!”
成语意思见“慷慨激昂”。
成语出处《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成语意思见“开口见心”。
成语出处宋·宗绍《无门关·赵州洗钵》:“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成语意思指人感觉高兴快乐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怎如得吾兄大才,考了个案首,如今快快活活,只候抢元夺魁,吃鹿鸣宴了,怎得知小弟的苦。”
成语意思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诗刊》1978年第4期:“谁都说,开来继往,军民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