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
成语出处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成语意思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成语意思谓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旈。”
成语意思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成语意思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成语意思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成语意思见“马勃牛溲”。
成语出处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成语意思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成语意思比喻事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成语意思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既然是你为我来,须回避,且做个面北眉南,你东咱西。”
成语意思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成语意思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
成语出处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
成语意思谓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谩,通“漫”。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事疏》:“今谓皇上谩不经意,一切委之于臣,何其敢于厚诬皇上邪?”
成语意思犹漫不经心。
成语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俱涂饰草率,皆李永贞贪其侵冒,包工了事,漫不加意之所致也。”
成语意思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有时不能莹然彻底而变化,好像漫不经意地在四处爆发着一个优美的结晶。”
成语意思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成语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
成语意思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成语意思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我们社会里,也有少数不顾公共利益,蛮不讲理,行凶犯法的人。”
成语意思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成语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成语意思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