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名声和实际一致。
成语出处汉 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
成语意思名声或名称和实际一致。
成语出处三国 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成语意思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成语出处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成语意思指名声与实际一致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2回:“妹子这个名字,叫做有名无实,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他才名实相称哩。”
成语意思睡卧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劳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也曾苦征恶战,眠霜卧雪,多有功勋。”
成语意思谓终身不为人知。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感士不遇赋》:“没世无闻,古人唯耻。”
成语意思徒:同类。与树木石头为伴。指寄情山水,不问世事
成语出处《新唐书·柳宗元传》:“用是更乐暗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成语意思漫:满;彻:透。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风,漫天彻地。”
成语意思见“骂天咒地”。
成语出处梁斌《播火记》:“李德才跟着老山头走回西锁井,一进冯家大院,听得冯大奶奶在内宅骂天扯地,正在吵闹。”
成语意思指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赵氏听了这话,摸头不着,只得依着言语,写了一封字。”
成语意思犹铺天盖地。形容盛多。
成语出处明·陈大声《普天乐·四景题情》:“倩南枝早报先春,飘绵坠粉,任漫天蔽野休阻闲人。”
成语意思见“墨突”。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成语意思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成语出处《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成语意思摩:接触;碍:遮蔽。形容山的高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成语意思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李渔《慎鸾交 债饵》:“那老婆子走来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难,说了几句明推暗就的话,少不得我前脚走到,他后脚自会赶来。”
成语意思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成语出处《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成语意思指故意找借口滋事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13章:“我是在没事找事做啊!”
成语意思见“买上告下”。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三回:“当下龚正寻个相识,将些银两,替王庆到营差拨处买上嘱下的使用了。”
成语意思形容骄傲的神态。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成语意思谋:谋划;安排。计划安排事情是属于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