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成语意思见“前功尽弃”。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成语意思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成语意思比喻无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
成语意思穷:极。形容非常富贵
成语出处《宋史·文彦博传》:“彦博虽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
成语意思弹琴、唱歌、饮酒、赋诗。旧皆逸人、高士之事。
成语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琴歌既断,酒赋无续。”
成语意思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成语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64回:“倘或为其所破,则内外相合,粮一入城,前功尽废矣。”
成语意思追究事物的根底
成语出处巴金《秋》:“淑华穷根究底地问道:‘三爸跟你谈过什么事吗?’”
成语意思犹千古绝唱。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仪征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
成语意思穷:极。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袁宗道传》:“时复拈笔为制举义,穷工极变。”
成语意思原指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用作对正义而战的军队的颂辞。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第三卷:“师乃慆,前歌后舞。”
成语意思气:气势。气势大,胆子壮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11回:“何世清这老头子为什么这样气高胆壮呢?”
成语意思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成语出处廖仲恺《有感》:“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滕只自欺。”
成语意思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成语出处宋 张抡《醉落魄 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成语意思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成语意思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成语意思千古:长久。千年才遇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2卷:“若是个真侍者,岂不是千古奇逢,万分欢喜。”
成语意思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
成语意思见“潜光隐耀”。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自双树八枝,潜光匿曜;宝城不梓,慧扇方掩。”
成语意思犹言去旧迎新。
成语出处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