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成语意思犹言寄人篱下。
成语出处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成语意思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
成语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成语意思犹言井井有条。
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成语意思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六:“前者村仆还,承书约在月末相过,计日以俟,未遂一见,岂以雨故愆期邪?”
成语意思见“计日以俟”。
成语出处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
成语意思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成语意思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成语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义姤》:“看他矫若游龙,超逾集乌。……夜月红楼,树下霓裳出月。是好舞也。”
成语意思见“计日而待”。
成语出处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成语意思指住宅地方狭小。
成语出处《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成语意思救:援助,挽救;彻:彻底。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不能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救你了。自古道救人须救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成语意思孑然:单独;依:依靠。形容孤独一人,无依无靠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姚公子传》:“妻去来数月,而聘金又尽,左顾右盼,孑然无依,将自卖自身,而苦无主者。”
成语意思奸人:奸恶诈伪的人;雄:指杰出人士。奸恶诈伪之人的魁首。多指权诈欺世的野心家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成语意思谓计数天数,以估定行程和到达期。
成语出处唐·崔致远《补安南录异图记》:“莫审涂程,汥履者计日指期,沉浮者占风定信。”
成语意思兼人:胜过人;材:通“才”,才能。超出一般人的才能。形容人能力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一天到晚,忙了东又忙西,就是有兼人之材,恐怕亦办不了。”
成语意思见“见所未见”。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成语意思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成语意思见“借交报仇”。
成语出处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成语意思同“兼收并蓄”。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古来藏书者,亦不乏兼收并畜。”
成语意思犹兼收并采。
成语出处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观,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