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兼容并包”。
成语出处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成语意思同“兼收并蓄”。
成语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成语意思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成语意思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成语意思犹言舍本逐末。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成语意思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成语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成语意思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成语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
成语意思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成语意思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成语意思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成语意思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成语意思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成语意思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成语意思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慈传》:“谢超宗尝谓慈曰:‘卿书何当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
成语意思禁:禁止;静:平静。禁除暴行,平静叛乱
成语出处《隋书·经籍志》:“兵者,所以禁暴静乱者也。”
成语意思见“急不可待”。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成语意思同“金碧辉煌”。
成语出处明·谢肇淛《滇略》卷四“点苍、鸡足、大鼎之间,缁徒云集,搭桂兰若,金碧辉映相若。”
成语意思同“饥不暇食”。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成语意思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诗三札》:“当其方成的时候,总觉得满腔高兴,及到过了两日,自家反复读读看时,又不禁浃背汗流了。”
成语意思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