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成语出处《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成语意思指朝廷的杰出才士。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六○:“勉求玉体长生诀,留报金闺国士知。”
成语意思见“局高天蹐厚地”。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知止》:“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故有跼高蹐厚,犹不免焉。”
成语意思比喻钱神的本领高强。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成语意思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
成语意思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成语意思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
成语出处《晋书 段灼传》:“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成语意思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成语意思劲:强有力;丰:丰满美好。形容书法笔势有力而丰润
成语出处唐·张怀雚《书断》:“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
成语意思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成语意思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成语出处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成语意思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成语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待我出门一看,便知端的。”
成语意思犹“建功立业”。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幕之。”
成语出处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
成语意思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成语意思比喻深于世故。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6回:“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
成语意思同“久惯牢成”。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成语意思指考古衡今。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望稽古揆今,复君之位,以安天下。”
成语意思指继往开来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成语意思加官:指官阶晋升;进:增加。晋升官职,增加俸禄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荫子封妻。”
成语意思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成语出处晋 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