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唐代官署名。唐武后改秘书省为"麟台"。 2.麒麟阁的别称。 辞典解释 麟台lín táiㄌㄧㄣˊ ㄊㄞˊ 泛指绘有功臣画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 唐.无名氏〈菩萨蛮.敦煌
网络解释 麟台 麟台是汉语词汇,拼音lintai,出自《裴将军诗》。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
网络解释 载师 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一、《周礼》谓地官司徒所属有载师,设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及府、史、胥、徒等人员。掌土地赋役之事。《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灋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古台名。
网络解释 望乌台 望乌台,汉语词汇,拼音wàng wū tái,意思是古台名。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犹九军,大军。
网络解释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官署名。御史台的通称。 2.官署名。中书省的别称。 3.官署名。刑部的别称。 4.台名。宋谢翱哭文天祥处。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辞典解释 西台xī táiㄒㄧ ㄊㄞˊ 唐
网络解释 西台 官署名或台名或国名。其中,国名指古代赫梯帝国(位于今西亚)的别称。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明初废谏院﹐以给事中兼领监察与规谏
网络解释 台谏 台鉴,官名。唐时,台官与谏官分立。唐、宋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与监察御史掌纠弹,通称为台官,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合称台谏。清代统归于都察院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亦作"宾师"。 2.古指不居官职而受到君主尊重的人。 3.鸟名。 辞典解释 宾师bīn shīㄅㄧㄣ ㄕ 不居官职而地位尊贵的人。 《朱子语类.卷五四.孟子.公孙丑下》:「问:『
网络解释 宾师 【释义】:1.亦作宾师。 2.古指不居官职而受到君主尊重的人。 3.鸟名。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桌面上。比喻公开的场合。 辞典解释 台盘tái pánㄊㄞˊ ㄆㄢˊ 上等场面。 《儒林外史.第六回》:「那开米店的赵老二,扯银?的赵老汉,本来上不得台盘。」
网络解释 台盘 台盘作为一个行政乡,下有基保村、棉花村、南瓦村、南庄村、阳芳村、平水村,空寨村、德卷村、水寨村、南江村、排内村、南尧村、龙井村、交江村、台盘村15个行政村。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网络解释 师锡 师锡,拼音shī xī,出处《书·尧典》。
词语意思 辞典解释 台阁生风tái gé shēng fēngㄊㄞˊ ㄍㄜˊ ㄕㄥ ㄈㄥ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台阁生风语出《晋书.卷四七.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
网络解释 【解释】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出处】《晋书·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犹虫豸。比喻卑贱的人。表示自谦。
网络解释
词语意思
网络解释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上奏;禀告。
网络解释 上启 shàng qǐ ㄕㄤˋ ㄑㄧˇ 上启 上奏;禀告。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某皇恐再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见"赵老送灯台"。
网络解释 赵杲送灯台 赵杲送灯台,文学体裁散文。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请帖。
网络解释 请启 qǐng qǐ ㄑㄧㄥˇ ㄑㄧˇ 请启 请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即写报单传禀,随先往拜,亲送下程请启。”
词语意思 辞典解释 开放舞台kāi fàng wǔ táiㄎㄞ ㄈㄤˋ ㄨˇ ㄊㄞˊ 没有边沿限制,除背后一面墙外,其余三面都伸入观众群中的一种舞台。
网络解释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1.请帖。
网络解释 请启 qǐng qǐ ㄑㄧㄥˇ ㄑㄧˇ 请启 请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即写报单传禀,随先往拜,亲送下程请启。”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谓启请验证。
网络解释 启证 启证,读音qǐ zhèng,汉语词语,指启请验证。
词语意思
网络解释
词语意思 基本解释 通常设在机场跑道两端延长线上的无线电电台。可发出无线电信号,把飞机从远处引向机场。
网络解释 归航台 NDB是 无方向性信标 (Non-Directional Beacon) 的简称。它通常是一个放置在已知地点的无线电发射装置, 在航空或者航海方面进行定位。 NDB与较新式的VOR,TACAN等导航台相比,缺少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