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
					
						拼音dí
						部首女
						笔画14画
UNICODE5AE1
五笔VUMD|VYUD
仓颉VYCB
郑码ZMUL
四角40427
笔顺撇点、撇、横、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
					 
				 
			 
			基本字义
嫡díㄉㄧˊ
-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
-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
-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
-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系。~派。~传。
详细解释
〈名〉
- (形声。从女,啇( dí  )声。本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正妻)
- 同本义 [legal wife]- 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列子·力命》
 
- 又如:嫡庶不分(妻妾亲疏不分);嫡出(正妻所生);嫡室(正妻);嫡礼相待(像正妻一般对待)
- 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省称“嫡” [the wife's eldest son]- 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戴复古《石屏集》
 
- 又如:嫡孙(嫡长孙);嫡庶(嫡子与庶子;正妻与妾);嫡妇(嫡长子之妻)
〈形〉
- 亲的;血统最近的 [of lineal descent]。如:嫡亲姊妹;嫡堂兄弟;嫡嫡亲亲(最亲最近的);嫡父(生身之父)
- 正统,正宗 [orthodox]。如:嫡传;嫡统(正统);嫡派;嫡系
国语词典
〈名〉
- 正妻。- 《幼学琼林·卷二·夫妇类》:「正妻谓之嫡。」
 
- 嫡子的简称。- 《左传·文公十七年》:「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形〉
- 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如:「嫡妻」、「嫡嗣」、「嫡系」、「嫡长子」、「嫡脉相传」。
 
- 血统最近的。- 如:「嫡亲」、「嫡堂兄弟」。
 
康熙字典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增韻】正室曰嫡,正室所生之子曰嫡子。一曰嫡,敵也,言無與敵也。【左傳·閔二年】內寵𠀤后,嬖子配嫡,亂之本也。
又嫡母曰民母。見【前漢·衞靑傳註】。通作適。別作的。
又【集韻】陟革切,音摘。孎也。
又竹益切,音𪐏。嫡孎,女審諦貌。
外语翻译
- 英语:legal wife, child of legal wife
- 法语:épouse légitime,première femme
说文解字
孎也。从女啻聲。都歴切
(嫡)孎也。从女。啻聲。都𠪱切。十六部。按俗以此爲嫡庶字、而許書不尒。葢嫡庶字古衹作適。適者、之也。所之必有一定也。詩。天位殷適。傳曰。紂居天位、而殷之正適也。凡今經傳作嫡者、葢皆不古。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i˧˥
- 日语读音:  YOTSUGI
- 韩语罗马:  CEK
- 现代韩语:  적
- 越南语:  đích
- 客家话:  [东莞腔] dit7 [梅县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海陆腔] dit7 [客英字典]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 粤语:  dik1
- 潮州话:  diah4
- 近代音:  端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的小空;
- 中古音:  知母    陌韻    入聲    磔小韻    陟格切    二等    開口;端母    錫韻    入聲    的小韻    都歷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錫部   ;王力系统:端母    錫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