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
					
						拼音lín
						部首氵
						笔画11画
UNICODE6DCB
五笔ISSY
仓颉EDD
郑码VFF
四角34190
笔顺点、点、提、横、竖、撇、点、横、竖、撇、捺
					 
				 
			 
			基本字义
淋línㄌㄧㄣˊ
- 〔~漓〕a.沾湿或流滴,如“大汗~~”;b.畅快,如“~~尽致。”
- 浇:~浴。~湿。日晒雨~。
淋lìnㄌㄧㄣˋ
- 过滤:过~。
- 一种性病,病原体是淋病球菌。病人尿道红肿溃烂,尿有浓血。通称“淋病”;亦称“白浊”。
详细解释
〈动〉
- (形声。从水,林声。本义:浇)
- 同本义。让水或其他液体自上落下 [drench;pour;sprinkle]- 淋,以水沃也。——《说文》
- 被淋洒其靡靡兮。——王褒《洞箫赋》
 
- 又如:用水淋头;日晒水淋;淋浴
- 浸渍 [soak]- 淋,渍也。——《广雅》
 
- 又如:淋浪(沾湿的样子);淋淋漓漓(沾湿下滴的样子);淋淫(浸渍)
〈形〉
- 山水奔流的样子;雨下的样子 [flowing at great speed]- 淋沐,山水下貌。——《说文》
- 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枚乘《七发》
 
- 又如:淋雨(霖雨,大雨);淋淋(水倾斜的样子);淋头盖脑(比喻来势猛)
- 形容水、血、汗、泪等连续下滴貌 [dripping]- 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水浒传》
 
- 又如:淋津(流滴的样子);淋涔(水流滴的样子);淋浪(流滴不止的样子);淋漉(流滴的样子);淋雨(连绵雨)
- 另见 lìn 
国语词典
〈动〉
- 浇。- 如:「淋湿」、「淋雨」。
-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㧑呵。」
- 《红楼梦·第三○回》:「让我隔著门缝儿瞧瞧,可开就开,要不可开,叫他淋著去。」
 
康熙字典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犁針切【正韻】犁沈切,𠀤音林。【說文】以水沃也。一曰淋淋,山下水貌。
又淋漓,渥貌。亦作淋離。【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又池名。卽太液池。【王子年·拾遺記】昭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
又與霖通。
又【集韻】力鴆切,臨去聲。亦水沃也。 【集韻】或作𩱬。
外语翻译
- 英语:drip, soak, drench; perfectly
- 德语:begießen (V)
- 法语:filtrer,arroser,tremper
说文解字
以水𣵽也。从水林聲。一曰淋淋,山下水皃。力尋切
(淋)㠯水𣵽也。今俗語皆爾。郭樸注三倉曰。淋、漉水下也。从水。林聲。力尋切。七部。一曰淋淋、山下水也。謂山下其水也。與下文決、下水也義同。七發曰。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lin˧˥; lin˥˧
- 唐代读音:  *lim
- 日语读音:  SABISHII
- 韩语罗马:  LIM
- 现代韩语:  림 임
- 越南语:  lấm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m2 [东莞腔] lim2 [陆丰腔] lim3 [宝安腔] lim2 [海陆腔] lim2 [梅县腔]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客英字典] lim2
- 粤语:  lam4
- 近代音:  來母    侵尋韻     平聲陽    林小空;來母    侵尋韻    去聲    臨小空;
- 中古音:  來母    侵韻    平聲    林小韻    力尋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覃部   ;王力系统:來母    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