蕆
					
						拼音chǎn
						部首艹
						笔画15画
UNICODE8546
五笔ADMT|ADMU
仓颉TIHC
郑码EHLO
四角44253
笔顺横、竖、竖、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斜钩、撇、点
					 
				 
			 
			基本字义
蕆
- 完成;解決。《方言》卷十三:“蕆,備也。” 又:“蕆,解也。” 《左傳•文公十七年》:“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 去貨。《廣韻•獮韻》:“蕆,去貨。” 
详细解释
〈動〉
- 完成;解決 [finish]- 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 《左傳· 文公十七年》
- 又如:蕆事
 
国语词典
〈動〉
- 解決、完成。- 《左傳· 文公十七年》:「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八十七:「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
 
康熙字典
【唐韻】丑善切,音搌。【博雅】敕也。【左傳· 文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蕆陳事。
又【揚子· 方言】解也。
又【韻會】備也。
外语翻译
- 英语:finish, complete; solve; complete
- 法语:achever,résoudre,régler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ʰĄn˨˩˦
- 日语读音:  IMASHIMERU
- 韩语罗马:  CHEN
- 现代韩语:  천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an3 [客英字典] zhen3 [海陆腔] zhan3 [梅县腔] chan3
- 粤语:  cin2 zin2
- 潮州话:  徐安2 胎嫣1 ,cang2 tiang1(tsháng thiang) [潮州]cang2 tiêng1(tsháng thieng)
- 近代音:  穿母    先天韻    上聲    闡小空;
- 中古音:  徹母    獮韻    上聲    搌小韻    丑善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寒部   ;王力系统:透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