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 意思解释 | 
|---|---|
| 褒談 | 见“褒弹 ”。 | 
| 褒命 | 褒赐的命令。 | 
| 褒优 | 嘉奖优遇。 | 
| 褒稱 | 赞美称扬。 | 
| 褒女 | 褒女 褒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褒女,汉中人,因为是褒君的后代,就以褒为姓,住在汉水、沔水二水之间。 | 
| 褒擢 | 犹褒升。 | 
| 褒賜 | 褒扬赏赐。 | 
| 褒優 | 嘉奖优遇。 | 
| 褒歌 | 褒歌 褒歌是福建及台湾的传统说唱艺术。由闽南方言演唱的彩茶山歌、盘歌、田园歌、行船歌等发展而成。流行闽南和台湾省各地。表演时采取二人对答的演唱形式,也叫“相褒歌”。以后逐渐演变为叙事歌曲。 | 
| 褒荣 | 旌表并给予荣誉。 | 
| 褒借 | 奖许推重。 | 
| 褒寵 | 褒赏荣宠。 | 
| 称褒 | 称褒 chēng bāo 称褒(称褒) 赞扬。 汉 王充 《论衡·程材》:“两将知道事之理,晓多少之量,故世称褒其名。” 宋 司马光 《走索》诗:“徒资旁观好,曹偶相称褒。” | 
| 褒授 | 奖赏。 | 
| 褒升 | 褒奖进升。参见:褒升 | 
| 宠褒 | 宠褒 chǒng bāo ㄔㄨㄙˇ ㄅㄠ 宠褒(宠褒) 指帝王给予的褒奖。 宋 汪藻 《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尔既殚於忠荩,归饮至於庙,我何爱於宠褒?”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芝龄师诗》:“公莅 浙 时,赋诗云:‘诏持使节莅南邦,紫塞迎銮荷泽庞。天语宠褒文第一,师恩泣感士无双。’ | 
| 褒奖 | 褒奖 褒奖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bāo jiǎng, 释义:是表扬和奖励的意思。 | 
| 褒顯 | 褒显 褒显,汉语词汇。 拼音:bāo xiǎn 释义:褒崇宣扬。 | 
| 褒侈 | 犹夸张。 | 
| 褒斜路 | 即褒斜道。 | 
| 成语 | 意思解释 | 
|---|---|
| 寓贬于褒 | 寓:寄托。在表面褒颂的词句下寓含讥讽的意思 | 
| 褒贬与夺 |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 
| 不置褒贬 |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 褒贤遏恶 | 褒:褒奖,称赞;遏:抑止,阻止。赞扬贤良,阻止邪恶 | 
| 褒衣博带 | 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 褒采一介 | 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 | 
| 笔削褒贬 |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 褒衣危冠 |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 褒衣缓带 | 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 示贬于褒 |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 
| 博带褒衣 | 博:宽大;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 一字褒贬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