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 | 意思解释 |
|---|---|
| 海上釣鼇客 | 传说唐·李白的自称。 |
| 鼇洲 | 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 鼇甲 | 犹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 |
| 鼇釣 | 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见《列子.汤问》。后因以"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
| 連鼇跨鯨 |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又《文选.扬雄》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鳌跨鲸"表示超凡成仙。 |
| 架鼇 | 犹言占鳌头。喻应试得中。 |
| 鼇闕 | 皇帝的宫殿。 |
| 鼇丘 | 海上仙山。 |
| 鼇波 | 鼇波 词语解释 鼇波 亦作“鰲波”。巨浪。 清 魏耕 《送人阿育王礼塔》诗:“岚以鰲波映,风鸣凤铎翔。” |
| 戴山鼇 | 见“戴山鳌 ”。 |
| 連鼇 | 亦作“连鳌”。相传渤海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 |
| 鼇圖 | 翰林院和龙图阁。均为古代中央重要机构。 |
| 鼇頭獨占 | 亦作“鳌头独占”。 |
| 鼇擲鯨吞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礡,跌宕起伏。 |
| 鼇擲鯨呿 | 见"鳌掷鲸吞"。 |
| 鵬鼇 | 鹏与鳌。传说中为神仙乘坐之物。 |
| 斷鼇立極 | 古代神话,谓女娲氏断鳌之足以立地之四极。鳌,巨龟。亦作:断鳌立极 |
| 鼇抃 | 鼇抃 鼇抃,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欢欣鼓舞。 |
| 補鼇 | 1.补入翰苑。唐宋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故称。 |
| 鼇海 | 鼇海 汉语拼音 áo hǎi 词语解释 鼇海 大海。传说中鳌为海中神龟,因称。 唐 黄滔 《水殿赋》:“还如玉关,控鼇海以峥嵘;稍类云楼,拔蜃江而耸峙。” |
| 成语 | 意思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