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常用成语大全

常用成语大全

  • 鹅毛大雪

    é máo dà xuě

    成语意思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阿其所好

    ē qí suǒ hào

    成语意思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动宾式成语古代成语
  • 饿殍载道

    è piǎo zài dào

    成语意思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近代成语
  • 耳旁风

    ěr páng fēng

    成语意思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饿殍遍野

    è piǎo biàn yě

    成语意思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儿女之情

    ér nǚ zhī qíng

    成语意思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成语意思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儿女心肠

    ér nǘ xīn cháng

    成语意思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儿女私情

    ér nǚ sī qíng

    成语意思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近代成语
  • 儿女亲家

    ér nǚ qìng jiā

    成语意思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声恶气

    è shēng è qì

    成语意思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小不顺眼,还要发脾气,恶声恶气地骂人,也骂鸡和猪和牛。”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恶事传千里

    è shì chuán qiān lǐ

    成语意思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人自有恶人磨

    è rén zì yǒu è rén mó

    成语意思磨:折磨。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好人还遇好人救,恶人自有恶人磨。”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深爱重

    ēn shēn ài zhòng

    成语意思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成语出处京剧《白蛇传》第16场:“素贞与许郎恩深爱重……望求老禅师放他出来,夫妻重聚。”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若再生

    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语意思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若再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人先告状

    è rén xiān gào zhuàng

    成语意思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成语出处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当代成语
  • 耳软心活

    ěr ruǎn xīn huó

    成语意思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实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语言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做主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近代成语
  • 二人同心

    èr rén tóng xīn

    成语意思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事行千里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成语意思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成语意思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