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成语词典

常用成语大全

常用成语大全

  • 耳闻不如眼见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成语意思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成语出处《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威并行

    ēn wēi bìng xíng

    成语意思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耳闻不如目见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成语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威并济

    ēn wēi bìng jì

    成语意思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近代成语
  • 儿童走卒

    ér tóng zǒu zú

    成语意思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成语出处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成语意思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有恶报

    è yǒu è bào

    成语意思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紧缩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成语意思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成语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褒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阿谀谄媚

    ē yú chǎn mèi

    成语意思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鹅行鸭步

    é xíng yā bù

    成语意思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成语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二姓之好

    èr xìng zhī hǎo

    成语意思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成语出处《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性循环

    ē xìng xún huán

    成语意思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成语出处《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偏正式成语当代成语
  • 儿行千里母担忧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成语意思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复句式成语近代成语
  • 耳熏目染

    ěr xūn mù rǎn

    成语意思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成语出处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当代成语
  • 耳闻则诵

    ěr wén zé sòng

    成语意思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连动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成语意思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恶衣粝食

    è yī lì shí

    成语意思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成语意思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成语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
  • 阿谀逢迎

    ē yú féng yíng

    成语意思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成语出处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贬义成语联合式成语古代成语
  •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成语意思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成语标签:常用成语中性成语主谓式成语古代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