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成语意思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成语意思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成语出处宋 洪迈《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
成语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6回:“言之不尽,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时乖运蹇,一向流落江湖。”
成语意思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成语出处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成语意思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成语出处清 李渔《玉搔头 逼氛》:“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
成语意思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成语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成语意思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
成语出处《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成语意思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真是:花到正开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成语意思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冷冷清清潇湘景晚风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洁洁照橹篷剔留团栾月明。”
成语意思指山林的强盗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成语意思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成语意思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穷困潦倒;离开家乡;到外漂泊。
成语出处宋 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德祐乙亥)》:“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
成语意思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外地。被迫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地。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
成语意思指人肮脏不整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裹一项油油腻腻旧头巾,穿一领邋邋遢遢泼戏袄。”
成语意思指光线很明亮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4章:“但少安妈收拾的汤清水利,亮亮堂堂的,这现在完全成了个黑山水洞!”
成语意思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朱有燉《十长生》第二折:“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
成语意思形容美丽的春景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大劫牢》第四折:“试看这柳绿桃红……青山绿水,宝马香车,游人共喜。”
成语意思指人懒惰散漫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公坊披着件夏布小衫,踢着鞋在卧室里懒懒散散地迎出来道:‘什么独乐不独乐的乱喊?’”
成语意思细碎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