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凤盖飒洒,和鸾玲珑。天官景从,祲威盛容。”
成语意思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成语意思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成语意思喻岁月迁移,时光流逝。
成语出处晋·左思《吴都赋》:“露往霜来,日月其除。”
成语意思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成语出处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成语意思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成语意思见“利惹名牵”。
成语出处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
成语意思临:面临;履:踩,踏。面临危境,走在冰上。比喻处境艰危,应时时戒惧谨慎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成语意思比喻没有用的言词。
成语出处《庄子·骈拇》:“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词非乎?而杨墨是已。”
成语意思惧:害怕;色:神色。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戚颜色不变,了无惧色。”
成语意思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杀的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大败亏输。”
成语意思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成语出处唐 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成语意思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成语意思见“流星飞电”。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0回:“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成语意思同“离乡背井”。
成语出处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成语意思见“离乡别土”。
成语出处元·张浩养《一枝花·咏喜雨》套曲:“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得也离乡背土。”
成语意思见“离乡背井”。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离乡别井,劳碌奔驰,不分蚤夜。”
成语意思乡、井:家乡;背:离开。离开家乡;到外地去。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成语意思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神品》:“尤善章草,书出诸杜度,故崔瑗云:龙骧豹变,青出于蓝。”
成语意思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