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成语意思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96卷:“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成语意思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成语意思莫:没有。指没有谁敢对他怎么样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备倭事略》:“今倭贼冯陵,所在莫之谁何。”
成语意思见“鸣钟列鼎”。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成语意思靡:无、不。措:处理。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成语出处晋·元帝《改元赦令》:“京都倾覆,宗庙为墟,孤悼心失图,靡知所措。”
成语意思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9卷:“忽因昼寝,梦坐烟霞之境,四顾而望,熊罴虎豹,围绕周匝,莫知所措。”
成语意思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生命垂危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龚胜传》:“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
成语意思磨砖头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陆游《仰首座求钝庵》诗:“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砖作镜未为愚。”
成语意思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成语意思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成语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成语意思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成语出处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成语意思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成语出处《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成语意思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倒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成语意思莫:没有什么,没有谁。京:大,高。大得没有什么可与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无与伦比。亦作“大莫与京”。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成语意思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成语出处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成语意思拟:比拟;伦:同类。指不以同类或同等事物来比拟。比拟失当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成语意思啮:咬。咬臂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吴小员外焚香设誓,啮臂为盟。”
成语意思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成语意思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8卷:“那黄善聪女扮男妆,千古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