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成语意思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成语出处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成语意思从来没有听说过。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成语意思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成语意思抛弃过错,谋求更新。
成语出处《金史·完颜匡传》:“然倾国家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
成语意思比喻非常困难。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下湖》:“读书牵鬼上剑,饮酒车水灌田。”
成语意思三军:军队的总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彪传》:“吕尚七十,气冠三军,诗人作歌,如鹰如鴠。”
成语意思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成语意思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愈加钦敬。”
成语意思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
成语意思意气高昂,志向远大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你气高志大,见是如此。”
成语意思形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成语意思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成语意思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成语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成语意思隐藏光采。常指隐居。
成语出处《后汉书·郑玄传》:“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成语意思同“杞人忧天”。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成语意思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成语出处《元史·泰定帝纪》:“四方代祀之使,弃公营私,多不诚洁,以是神不谙格,请慎择之。”
成语意思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成语意思谓从来如此。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成语意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