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谓隐藏德才。
成语出处南朝·梁·慧皎《高僧传·道渊》:“众经数论,靡不通达,而潜光隐德,世莫之知。”
成语意思穷:尽。指弄清来龙去脉或事情的真相
成语出处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塞路。”
成语意思千年的兴盛衰亡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成语意思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成语意思见“牵合附会”。
成语出处明·王廷相《雅述》下篇:“《吕氏月令》乃牵合傅会之书,柳子厚论之详矣。”
成语意思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成语意思犹言牵强附会。
成语出处宋·李纲《灾异论》:“某异见,则某事为之符,其说牵合附会,迂阔而难信。”
成语意思骸:形骸;窜:伏匿。躲藏起来不露面
成语出处《魏书·刘昶等传论》:“刘昶猜疑惧祸,萧夤亡破之余,并潜骸窜影,委命上国。”
成语意思形容反复回旋或进程曲折。
成语出处元 范居中《秋思》:“我这里千回右转自彷徨,撇不下多情数桩。”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章:“虽然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七慌八乱,啼啼哭哭。”
成语意思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成语出处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成语意思戕:害;辜:罪过。杀害或伤害无辜的人
成语出处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污辱善士,戕害不辜。”
成语意思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成语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 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成语意思刚强坚决,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周易 乾》:“确乎其不可拔。”
成语意思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成语意思同“杞人忧天”。
成语出处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成语意思卓:高超。自古以来所没有的高远见识。形容见识极高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编》第二卷:“何仲默云:‘陆诗体俳语不俳,谢则体语俱俳。’可谓千古卓识。”
成语意思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成语出处《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成语意思蠖: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成语意思平允:性情平和。形容性情温和
成语出处《晋书·齐献王攸传》:“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