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成语意思《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成语出处《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成语意思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成语意思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成语意思见“轻于鸿毛”。
成语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轻若鸿毛,重若泥沉,损之不得,测之愈深。”
成语意思形容非常悲伤。
成语出处三国魏·繁休伯《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成语意思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成语意思比喻人品正直。
成语出处《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成语意思襦:短衣;绔:裤子。用绸缎作衣裤。代指富贵子弟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成语意思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
成语意思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成语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成语意思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成语出处《金史·谢库德》:“欢都、冶诃及劾者、拔达、盆纳五人者,不离左右,亲若手足,元勋之最著者也。”
成语意思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成语出处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
成语意思手足:指兄弟。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孙恭人传》:“乃顾视其卒,周其饮食,宽其桎梏,情若手足,卒感激入骨。”
成语意思指:指责。许多人在指责。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
成语意思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成语意思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元史·崔彧传》:“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重此选。”
成语意思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成语意思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成语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
成语意思见“亲仁善邻”。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