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成语意思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成语意思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有一富民姓严,夫妻两口儿过活,三十岁上无子,求神拜佛,无时无处不将此事挂在念头上。”
成语意思得:能够。想死也不能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0卷:“璞流汗惊惧,因成疮疾,遍身有疮,皆有口及舌,日夜楚痛,求死不得。”
成语意思搜:搜罗。广泛地搜集采摘
成语出处《明史·方伎传·李时珍》:“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藁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成语意思秦地的树与楚国的天。形容相距很远
成语出处明·高瑞南《山坡羊·怨秋声》:“年华虚度,狠撩人情沾起初,想孤鸾别鹤空调,奈秦树楚天耽误。”
成语意思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成语意思罄:完,尽。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
成语意思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成语意思弃:放弃;俗:尘俗。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成语意思见“劝善惩恶”。
成语出处《魏书·肃宗纪》:“劝善黜恶,经国茂典。”
成语意思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成语意思犹言向善而去除邪恶。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成语意思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成语意思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成语出处《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成语意思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成语意思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成语出处元 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成语意思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成语出处《旧唐书 隐逸传 田游岩》:“臣泉石膏肓,烟霞锢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成语意思谓改正过失而向善。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成语意思潜:深藏;隩:河岸弯曲的地方。形容潜伏深藏,不出头露面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侯继书》:“行自念方当远去,潜深伏隩,与时世不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