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只见两条红标注,恰与坊巷牌额一般相似,上立一面粉牌,写道:‘太原相扑擎天柱任原’。”
成语意思同“情投意合”。
成语出处明·陈铎《锦庭乐·春怨》套曲:“忆王孙,乍交欢,情投意忺,永远效鹣鹣。”
成语意思支撑天的柱子。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驾海金梁。”
成语意思交情深厚,愿为对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成语意思犹气吞山河。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成语意思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登瀛洲》第四折:“遥望见宝殿珠楼,琼台玉宇见,凤翥鸾飞又,不比那龙蟠虎踞。”
成语意思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成语意思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成语出处《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成语意思谓双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成语出处明·刘璋《飞花艳想》第一回:“三人谈笑饮酒,正说得情投意洽,忽见抱琴进来道:‘外面刘相公来访。’三人听见,各不欢喜。”
成语意思琼:美玉。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长生会》第五折:“你看这椒壁宫墙,琼台玉阁,堪比天宫之处也。”
成语意思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成语出处晋 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成语意思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成语出处《元史·胡长孺传》:“卓行危论,奇文瑰句。”
成语意思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成语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成语意思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谈丛》:“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
成语意思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成语意思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成语出处《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成语意思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
成语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成语意思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
成语意思《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成语意思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