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根据他人的能力大小给予录用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弃暇录用。”
成语意思形容心神向往,情思昏沉。
成语出处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成语意思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成语出处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快嘴李翠莲记》:“做得粗,整得细,三茶六饭一时备。”
成语意思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成语意思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成语出处《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成语意思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成语意思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 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成语意思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 王符《潜夫论 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成语意思穿穴入骨。形容深透理解。腧,穴位。
成语出处宋·叶适《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成语意思疏:分;气:义气。散财给人,崇尚义气。指为人慷慨重义
成语出处宋·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戴献可者,疏财尚气,喜从贤士大夫游处,而家世雄于财。”
成语意思见“山长水远”。
成语出处宋·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成语意思同“说长道短”。
成语出处宋·叶适《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词语甚工,然犹说长说短,说人说我,未能尽抱滕之意也。”
成语意思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
成语出处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成语意思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成语意思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成语出处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成语意思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性一样。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成语意思升:上升;升沉:指仕途上的得失;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
成语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下官苏轼,自被谗谮,远贬遐荒,谁想得复天日,我想升沉荣辱,好无定啊!”
成语意思生齿: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起来。
成语出处宋·程颐《论十事札子》:“今则荡然无法。富者跨州县而莫之止,贫者流离饿殍而莫之恤,幸民虽多而衣食不足者,盖无纪极,生齿日益繁而不为之制。”
成语意思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成语意思遁:隐去。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论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许,天下不许而君许之,君子有深藏远遁,以自脱天下之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