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成语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尚书集注音疏》:“钜儒著述,皆有本原,不得以井管拘墟,轻相訾议也。”
成语意思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成语意思晋:晋升;爵:爵位;君主国家所封的贵族等级。加封官阶;晋升爵位。
成语出处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成语意思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成语意思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女子中有特殊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据这景象,岂但是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奇才哩!”
成语意思指止息战事。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成语意思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92回:“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成语意思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成语出处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成语意思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成语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成语意思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成语意思举:全。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成语出处梁启超《管子传》第六章第一节:“苟且偷惰,习焉成风,举国上下,颓然以暮气充塞之。”
成语意思揭:举;竿:竹竿,指旗帜。举起竹竿当旗帜。借指武装起义
成语出处李大钊《国情》:“然历代君人为人之君者,必以省刑罚、薄税敛为戒,其民始相安于无事,否则揭竿四起矣。”
成语意思谓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成语意思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成语意思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成语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成语意思迥:远;霄壤:天地。形容差别很大,像天地悬殊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9回:“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成语意思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成语意思降:降低;格:规格,标准。指屈己从人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即有一二卷册条幅,又为海内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从,收取明人之易为力耳。”
成语意思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成语出处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成语意思见“金戈铁马”。
成语出处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