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5回:“我勿去哉!空心汤团,吃饱来里,吃勿落哉!”
成语意思哭着诉说或控诉,形容哭哭啼啼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阿弥陀佛!说也不当好听的话。’”
成语意思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成语出处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成语意思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成语出处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成语意思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
成语意思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成语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成语意思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成语出处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成语意思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成语意思枯:枯槁;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比喻老夫娶少妻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4卷:“余自伤年老,不欲为枯杨之稊。”
成语意思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成语出处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成语意思比喻清闲冷落的职务或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指受人冷遇
成语出处清·李渔《怜香伴·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成语意思指悲痛得泪涌肠断
成语出处《轰天雷》第二回:“北山哭得泪迸肠绝,听了周升这话,想了一想,觉得有理。”
成语意思犹言并驾齐驱。镳,马勒;轸,车箱底部的横木。
成语出处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
成语意思见“连镳并轸”。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连镳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匪异人任,惟两孙子。”
成语意思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成语出处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成语意思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4回:“他这驴一见,便将前蹄扬起,连蹦带跳。”
成语意思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成语出处清·梅曾亮《朝议大夫台湾府盖君墓志铭》:“公在商州六年,贼出入陕西久,无所掠利,锐欲窥河南甚,狼奔鼠偷,情状捷出。”
成语意思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本县看她处心行事,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豪杰,断不肯等闲失身。”
成语意思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
成语意思一点进步也没有。形容没有出息。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甥了不长进,今且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