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借助于所见所闻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覆徐巨源书》:“流浪壮齿,记滥俗学,侵寻四十,赁耳佣目,乃稍知古学之由来。”
成语意思见“阑风长雨”。
成语出处清·纳兰性德《菩萨慢》词:“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成语意思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成语出处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成语意思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成语出处《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成语意思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成语出处《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成语意思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成语意思比喻没出息的人,没办法扶助他长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成语意思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9回:“一点不由他自身作主,连滚带爬地跪了过来,抱住吕洞宾双腿。”
成语意思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成语意思形容伤心到极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气的彩云哭个泪干肠断。”
成语意思指守旧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成语意思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成语意思同“鲁阳挥戈”。
成语出处清·丘逢甲《和平里行》:“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成语意思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成语意思见“连更晓夜”。
成语出处《太平军打仗好军机》:“太平军来打镇平城,镇平大爷就着惊;连更星夜就逃走,带得家小到长坛。”
成语意思老鸹:乌鸦;凤凰:古代鸟王。比喻在卑微的环境中出了高贵的人物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三姑娘的混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成语意思见“脸红耳赤”。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成语意思犹言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夹茆者、削藤者、锹者、锸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连昏达曙,三日夜而成。”
成语意思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成语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成语意思轰:象声词,轰响;电掣:电光闪过。形容来势迅猛,使人猝不及防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雷轰电掣弹毙凶僧,冷月昏灯刀歼余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