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随时随地”。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居近珲春之库尔喀人,分驻佐领,随地随时编丁入军籍,统称为吉林之兵。”
成语意思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成语意思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成语意思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成语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成语意思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成语出处《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成语意思夺:强取。形容强行抢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还亏褚一官力大,把个公子生夺硬抢的救护下来,出了房门,一溜烟跑了。”
成语意思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议 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成语意思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成语意思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成语出处《泾谚汇录》:“上当学乖,言吃亏处,即是长见识处也。”
成语意思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成语意思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成语意思所去的任何地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成语意思犹言神来之笔。
成语出处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梅花主人传》:“沈启南先生为作《梅花主人图》,世称神到之笔,惜未及见。”
成语意思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一回:“御赐尚方宝剑,先斩后奏,一路上代理民词。”
成语意思见“伤风败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当作‘情’字,所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还自谓风月多情,无关紧要。”
成语意思指生育子女
成语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三回:“今日已成了夫妇之好,却说出钻穴偷相这等败伦伤化的言语来,叫我明日怎与你操持井臼,生儿育女?”
成语意思即使死了也而无遗憾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6回:“小妹真能为我守节,我便死而无憾。”
成语意思施:给予;报:报答。给予人恩惠,期望得到报答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可都是那个甚么施恩望报,不望报的这个脾气闹的!”
成语意思见“深恶痛绝”。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成语意思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9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