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见“束手就擒”。
成语出处王闿运《桂阳陈侍郎行状》:“众如言,夜径入山寺,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束手就禽。”
成语意思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成语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掌柜的招呼进内,先把那包首饰秤准分两,再拣取应用各件,色色俱全。”
成语意思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成语意思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成语意思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成语意思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成语出处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成语意思同“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第三集:“备蜀锦十端,踵门请见,丽珊珊来迟,贾恨相见晚。”
成语意思同“三头六臂”。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成语意思指处事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
成语意思辱:玷辱。人死了声誉还受到了玷辱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6回:“但当以郑忽标题,专写三折,而未折证以鲁桓公之求援,而反致身死名辱。”
成语意思放弃实在的,追求虚幻的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本有养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养生之术,即使有益,何能抵得万分之一?岂非舍实求虚么?”
成语意思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成语意思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成语意思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2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
成语意思省:减少;宁:平安,安定。减少事务,使人安宁
成语出处清·王士禛《居易录谈》上卷:“‘锦缆无劳列画艘,轻桡白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看向浙江。’此事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
成语意思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成语意思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成语出处清·李必恒《谒浮山禹次昌黎石鼓韵作歌》:“楚俗纷纷竟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成语意思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成语意思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成语意思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