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指寻衅生事。同“伺瑕导蠙”。
成语出处孙中山《自传》:“习于旧污者,视民主政治为仇雠,伺瑕抵隙,思中伤之为快。”
成语意思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沈朗思书》:“夫以程朱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必可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成语意思同“三写易字”。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成语意思私:不公开。私下传授本领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8回:“他恐邻国再把音韵学去,更难出人头地,因此禁止国人,毋许私相传授。”
成语意思见“设心积虑”。
成语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以此知创业之人,设心处虑,必有过人者。”
成语意思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八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成语意思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
成语意思见“使性谤气”。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五更鼓出来拜堂,听见说有婆婆,就惹了一肚气,出来使性掼气,磕了几个头,也没有茶,也没有鞋。”
成语意思生息:生活;蕃:繁殖。生存并繁殖人口
成语出处《清史稿·食货志》:“其后土、客生息蕃庶,岁屡有秋,关内汉回挟春承恳,络绎相属。”
成语意思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成语意思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一遇白描处,即爽心豁目,情余于文。”
成语意思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成语意思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成语出处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倅匕首,蛇行鳞潜,如螳螂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成语意思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成语出处《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成语意思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成语出处清·郑燮《后孤儿行》:“丈丈翁,得钱归,鼠心狼肺,侧目吞肥,千谋万算伏危机。”
成语意思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成语意思犹死心塌地。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成语意思见“遂心如意”。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脸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
成语意思同“酸甜苦辣”。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伯界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成语意思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号令严明,所向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