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一句话就说穿(语:话;道:说)。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成语意思韫: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9回:“那明是韫玉待价之意。”
成语意思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双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成语意思比喻集结者众多。同“蚁萃螽集”。
成语出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广东军务记》:“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约有十余万众。”
成语意思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成语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
成语意思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成语出处李大钊《现在与未来》:“就是那最时髦的政客,成日价营营苟苟,忙个不了……又那个不是为他将来的物质生活作预备呢?”
成语意思见“云涌飙发”。
成语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其年《瑞龙吟·春夜见壁间三弦子是云郎旧物感而填词》后半云:‘记得蛇皮弦子,当时妆就……’游丝落絮之情,云涌风飞之笔,亦一时之雄也。”
成语意思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成语出处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成语意思同“鱼游釜中”。
成语出处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成语意思比喻两相分离。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成语意思同“鱼游釜中”。
成语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成语意思怀疑别人,疑虑不安,犹豫不定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自从昨夜见鬼,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成语意思高逸的风度韵致。
成语出处清归庄《跋金孝章墨梅》:“孝章逸韵高致,身有仙骨,故其书墨梅,柯干丰姿,意外超妙。”
成语意思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成语意思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成语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成语意思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成语意思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同“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 解决悬案耶新要求耶》:“以吾两国唇齿兄弟之交就情分上原可不必龈龈计较。”
成语意思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
成语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故知词也者,言有尽而音意无穷也。”
成语意思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成语意思①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②指琐碎庸俗。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二回:“景翼便把阿良那节事写信给鸿甫,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