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成语出处唐 汪遵《咏酒二首》诗:“后人不识前贤意,破国亡家事甚多。”
成语意思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成语意思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成语出处《七国春秋平话》卷上:“燕王并大臣捧毂推轮,邀乐毅上黄金台,受天子百官之礼,与乐毅挂印为帅。”
成语意思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成语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成语意思偏怀:胸怀狭窄;戆:愚拙。胸怀狭窄,见识浅陋愚拙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投石。”
成语意思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
成语意思见“排难解纷”。
成语出处唐·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明·孙慎行序:“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
成语意思盘互:交结。比喻彼此相互交结在一起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百官盘互,亲疏相错。”
成语意思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成语意思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成语意思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
成语意思徘徊:来回地行走。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成语出处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成语意思披:穿着。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你这臭淫妇,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红挂绿是为什么?”
成语意思披着绸,戴着红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成语出处二月河《雍正皇帝》第25回:“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成语意思披红绸和彩帛,以示荣宠、慰劳或喜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成语意思用柴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处简陋,生活困苦。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住的是草舍茅庵,蓬户柴门。”
成语意思被:通“披”,散开;褐: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怀中藏着宝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成语出处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沉山虀影,被褐藏辉。”
成语意思披:盖在肩背上。披着红绸,帽子上插花。表示喜庆或光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傧相披红插花,忙到轿前作揖,念了词赋,请出轿来。”
成语意思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成语出处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
成语意思谓攻破摧毁强敌。
成语出处汉·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