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鼠窃狗偷之徒,何足虑哉。”
成语意思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成语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倢伃为皇后。”
成语意思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成语意思省:减少;愆:失误。减少过错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通饬各属命盗各案赶紧审解札》:“要知早结一日,少抢一人,皆可省愆寡过,复何惮而不为乎?”
成语意思指神奇深幽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书斋铭》:“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深思爽然,况天闭地藏,神区鬼奥邪!”
成语意思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成语出处清·徐士俊《络冰丝》:“小生沈约字休文……天生就骚情赋骨,随他半幅纸、半点墨,当值千金。”
成语意思搜:搜索,寻求。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山水·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成语意思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成语出处《剪灯余话 田洙遇薛源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成语意思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别人说千道万,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这一天,是我的。”
成语意思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可恨宝姐姐、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
成语意思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内中深情底理,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
成语意思形容机灵干练。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这几个都是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却怎的也不晓事。”
成语意思思:思考,考虑;前:原因。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
成语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为,再不思前虑后,小弟每每与他说好话,他再不肯听。”
成语意思亲戚故旧的总称。
成语出处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成语意思同“势穷力屈”。
成语出处宋·李纲《与吕安老提刑书》:“招盗赋以官,出于不得已,今既两路有兵,势穷力蹙,不擒即降,似不须此。”
成语意思清:清澄;浊:浑浊。指混乱不堪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随你有万分不是处,也只得依顺了他。所以那家庭间每每被这等人,吵得十清九浊。”
成语意思谓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行为矫揉造作。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间有廉洁自好之人,反为众忌,不说是饰情矫行,定指是钓誉沽名,群口挤排,每每是非颠倒,沉沦不显。”
成语意思绳:束缚,扶正;愆:过失;纠:纠正。指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成语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成语意思简:古代书写的竹、木简;脱:丢失。指书简散佚残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礼坏乐崩,书缺简脱,朕甚闵焉。”
成语意思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