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指纠正过失。
成语出处《尚书 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成语意思众多亲戚。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梅氏和善述到来,见十亲九眷都在眼前,一一相见了,也不免说几句求情的话儿。”
成语意思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在三江五湖。”
成语意思搜:搜索。抉:抉择,挑选。奇、怪:奇异的,罕见的。搜索新奇的,挑选罕见的。多指诗文刻意求新求奇。亦作“搜奇检怪”。
成语出处唐·韩愈《荆谭唱和诗序》:“志存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
成语意思生:活;擒:捉。活捉对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故此是天然蜕下,气候俱到,肋节俱完的,与生擒活捉、寿数未满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
成语意思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成语出处《敦煌曲子词·献忠心》:“时清海宴定风波,恩光六塞,瑞气遍山坡。”
成语意思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成语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成语意思生:活;擒:捉。活捉对手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老君索》第一折:“我追赶着一人,往往这老君堂来,今在此务要生擒活拿。”
成语意思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成语意思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
成语意思疏:疏远;慢:怠慢。疏远亲戚,怠慢朋友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不独疏亲慢友,种种骄傲,并将糟糠之情也置度外。”
成语意思私:不公开;密:秘密。指秘密的情话
成语出处清·李渔《凰求凤·避色》:“你这等私情密语,他耳边只愁恹弃。”
成语意思见“审曲面埶”。
成语出处《周礼·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成语意思犹言放任情意。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行品》:“适情率意,旁若无人。”
成语意思指雪花。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成语意思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成语意思形势窘迫,力量衰竭。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势穷力屈,然后可招抚也。”
成语意思“崟”念yín。形容性行卓异不凡。
成语出处宋·吴埛《五总志》:“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
成语意思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成语意思见“嵚崎磊落”。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