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带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成语意思见“偷鸡摸狗”。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鸡盗狗之欢,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
成语意思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成语意思同“通今博古”。
成语出处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通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成语意思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成语意思逐:追逐。无休止寻欢作乐。形容生活放荡腐化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成语意思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
成语意思头脑晕乱,眼睛昏花。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李太师被张保背着飞跑,颠得头昏眼晕。”
成语意思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成语出处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成语意思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成语意思见“土阶茅屋”。
成语出处《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成语意思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成语出处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成语意思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清·伤时子《苍鹰击·株连》:“伤心极,恁桃僵李代,渔网鸿罹。”
成语意思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手提宝剑,身跨战马。比喻在战场上建立功勋
成语出处《周书·宇文贵传》:“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
成语意思犹挑肥拣瘦。
成语出处张爱玲《郁金香》:“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拣肥的,成天的跟丫头们打打闹闹,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成语意思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成语意思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成语意思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成语意思形容掂量轻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