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
成语意思犹兔走乌飞。
成语出处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却思紫陌觥筹地,兔缺乌沉欲半年。”
成语意思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成语出处南朝 梁 萧绎《金缕子 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成语意思谓月出日落。
成语出处《参同契》上卷:“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成语意思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成语意思慕:羡慕。贪求荣誉,慕财图利
成语出处《周书·柳带韦传》:“夫顾亲戚,惧诛夷,贪荣慕利,此生人常也。”
成语意思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成语意思贪图荣耀和恩宠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自由出!”
成语意思梯:梯子;阶:台阶。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
成语意思陶镕: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60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
成语意思见“通儒达士”。
成语出处《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成语意思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成语意思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
成语意思比喻深入精微,融会贯通。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知审知。”
成语意思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成语意思犹言通儒达士。
成语出处《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成语意思形容懊丧的神情。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成语意思见“挑三豁四”。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家伙在挑三拨四,我去闯破她不呢?”
成语意思见“投石超距”。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成语意思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成语出处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