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成语意思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三挨四,还打官话。”
成语意思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成语出处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瓒誓命沈城,佻身飞镞。”
成语意思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成语意思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成语意思见“贪生畏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成语意思谓了解客观形势。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达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成语意思谓天然形成。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洛阳独有此园尔。”
成语意思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人发了急,所以就吵了起来。”
成语意思犹天造地设。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
成语意思谓通诗书,懂礼仪。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成语意思同“通权达变”。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
成语意思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成语意思①谓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3卷:“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通上彻下而言。”
成语意思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成语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成语意思见“挑三拣四”。
成语出处金近《穿花裙的狼》:“你这孩子,没有你弟弟乖,挑三检四的。”
成语意思比喻空虚而无味。
成语出处元·杨立斋《哨遍》:“世事抟沙嚼蜡,等闲荣辱休惊讶。”
成语意思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成语出处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莫不梯山架壑,镪负来归。”
成语意思谓挑拨是非。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7回:“我们这个搅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
成语意思谓生病发高烧。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