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簪:插戴。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成语意思本:树根。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成语出处《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成语意思犹言求全责备。
成语出处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仅有某某数字,于四声未合,即姑置而过存之,亦孰为责备求全者。”
成语意思见“拽布拖麻”。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但得一个生忿子拽布披麻扶灵柩,索强似那孝顺女罗裙包土筑坟台。”
成语意思见“栉比鳞次”。
成语出处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
成语意思见“栉比鳞次”。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迩来林栖谷隐,栉比鳞差。”
成语意思知白:明辨是非。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暧昧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成语意思逐:追求。抓住根本,放弃次要的东西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成语意思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成语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成语意思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成语意思灼:烧。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
成语出处《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
成语意思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成语意思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成语意思凿:打孔,挖洞;悬:吊挂。形容刻苦读书
成语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展夕不休。乃至睡眠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成语意思比喻头绪纷乱。
成语出处汉张衡《求合正三史表》:“臣伏见陛下思光先绪,以典籍为本,而史书枝别异,不同一贯。”
成语意思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成语意思犹言披麻戴孝。
成语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浇茶,只索浅土儿权时葬下。”
成语意思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成语出处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