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
成语出处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成语意思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成语出处宋·真德秀《谢除翰林学士表》:“变絺章绘句之习,岂薄技之能堪;以救时行道为贤,尚前猷之可仰。”
成语意思
成语出处
成语意思质朴厚重。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吏部下》:“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
成语意思戒慎畏惧貌。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成语意思形容向前突破,不可阻挡或毫无顾忌地乱冲乱闯。
成语出处《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成语意思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成语意思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成语意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成语出处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成语意思犹张口结舌。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来。某观察听了,不觉张嘴挢舌。”
成语意思犹言矫揉造作。
成语出处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
成语意思同“孜孜汲汲”。
成语出处明·刘基《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故孳孳汲汲,不遑自己,仰驰光而兴慕,俯逝水而长怀……将奚为而可哉。”
成语意思形容出类拔萃,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成语意思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陛下可不追鉴往事,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极思劳神,循无已之求,望难必之效。”
成语意思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成语出处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成语意思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成语出处《汉书 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
成语意思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成语出处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成语意思勤勉不懈貌。
成语出处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廉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成语意思谓很多的纸张。
成语出处《隋书·礼仪志四》:“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成语意思同“重足屏气”。
成语出处《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