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意思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
成语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成语意思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成语意思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成语意思酬:实现。有抱负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有一等要读书的家私薄,更无钱办束脩,因此上有志难酬。”
成语意思迈往:超越前人。英俊威武的姿态超越前人
成语出处宋·陆游《乡士请妙相讲主疏》:“某人英姿迈往,隽辩绝伦,早集布金之园,久造笑云之室。”
成语意思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成语意思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成语意思心意相知的友人,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成语出处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成语意思用战争消灭战争。
成语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成语意思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夫诗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成语意思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
成语意思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
成语意思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成语意思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宝《唐摭言 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成语意思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成语意思同“云中白鹤”。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定风波》词:“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鹤怎笼来?”
成语意思压:压倒,超过;轴:大轴。指放到最后的最精彩的项目
成语出处鲁迅《大观园的人才》:“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姥姥骂山门。那是要老旦出场的。”
成语意思见“以紫乱朱”。
成语出处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成语意思所说的话有根据。
成语出处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会乎经义,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恶也。”
成语意思比喻军容整肃。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陈世祖天嘉五年》:“春,正月,庚申朔,齐主登北城,军容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耶!’”